吸引定律基本概念:行动成功学vs能量成功学……行动创造论vs能量创造论

今天收到Google Alerts发来的邮件通知,关于吸引力法则又有了新的搜索结果,于是我点击过去一看……发现到在某吸引力法则论坛,有人将我在《吸引定律的秘密~让你心想事成的阿拉丁神灯》电子书买八送一录音套装里面,一些关于行动成功学和能量成功学的观点整理了出来。

这个人我猜想是紫雨老师的粉丝,因为文章里面的不管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遣词用字,全都是原原本本、完完整整紫雨老师鲜明个性的语言风格。鉴于最近我在忙翻身点金术的事情,我在这里就直接转载过来,跟大家分享。感谢那位不知名的网友替我用文字将一些重点做了概括性地整理。

大家是否有观察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同样一套行为模式去行动,不同的人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有的事半功倍,无往不利;有的事倍功半,困难重重。

按照行动成功学的解释,你之所以没有成功,只有两个理由:
1、方法不对;
2、行动不够。 (注:紫雨老师比较喜欢用的字眼是『努力不够』、『方法不对』这样子的先后顺序)

然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是按照同样的方法,简单、听话、照做,即使我“复制”方法复制得不太准确,即使我行动的量有所不及,那么我就算无法达到你100%的结果,50%的结果总能够达到吧?而事实是,复制同一套行动模式的结果,从100%到0%都有分布,甚至反效果都可能会出现。

比如人际关系学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多倾听,去关心别人,去配合对方的喜好。然而同样用这套方法去讨好自己的上司,有的人会得到上司的亲近和赏识,而有的人却会得到上司的反感和讨厌。

又如李践老师的时间管理,去学习、去简单、听话、照做的人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这些李践老师认为是最最简单的方法却是普通人很难做到的。而就算你硬是去做到了,你会感觉很累、很辛苦,然后你会坚持不下去,放弃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人,他们找对了感觉,坚持了下去,结果获得了成功。于是,行动成功学又会说:所以,你一定要坚持!成功者都是坚持到底的人!问题是:你知道他为什么无法坚持到底吗?既然这套方法如此“简单”、如此“有效”,为什么他们会做得那么累、那么辛苦,而结果却不如人意,致使他们不得不放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明明是同样的一套“成功模式”,照着去做的人,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比如陈安之老师的成功学,可谓追随者众,然而为什么最终得到所谓“成功”的人,却是金字塔顶端的那几个人?其他人为什么无法成功?为什么去上课的时候热血沸腾、心情澎湃,回来后不到几天,就热情消散,无以为继?难道成功者永远都只能是极少数人?难道没有大量行动、没有毅力的人就是无法成功?可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也没有付出多大的努力,也没有去学习成功学,然而他们就是自然而然的成功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有些人就是天生运气好?难道有些人就是天赋异禀?

这一切一切的问题,只能够从自然法则.吸引定律去寻找答案!!

答案到底是什么?

因为决定我们成功与否的并不是行动!行动只是外壳,能量才是内核!因为能量创造,行动只是收割!!因为关键不在于你是否“大量的”去行动,而是在于你是以什么样的感觉源点出发去行动!! (紫雨老师注:关于通过升级内核来实现人生的翻身点金和终极成功的内容,可以访问翻身点金术官方网站)

问题在于你是带着喜悦、兴奋、热情、期待、丰盛的感觉源点去行动,还是带着不安、担忧、怀疑、沮丧、失望的感觉源点去行动?

如果你以对的感觉源点去行动,你的行动就是“有创造力的”。因为这个时候你在能量层面已经创造好了,你的行动只是去收割你的造物,踢出临门一脚而已。这个时候,行动起来,你会感到很轻松、很自在,你会顺风顺水、无往不利、事倍功半、心想事成。。

如果你以不对的感觉源点去行动,你的行动就是“没有创造力的”。因为在能量层面上你并没有调和好,你自然无法在行动中去收割。这个时候,行动起来,你会感到很累、很吃力,你会逆水行舟、困难重重、事倍功半、无功而返!

为什么一个人下定决心去做某事,结果却无法坚持下去?那是因为他没有调和好自己的能量,他在行动中产生了很多的带阻念头,产生了很多负面的情绪。在行动中,他感到累、感到辛苦,感到挫折、感到失望、感到沮丧,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对未来失去了希望。你叫他坚持,他自己也想坚持,可是他怎么坚持得下去??

那些遵循行动成功学而成功的人,也是因为他们在行动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感觉顺位,他们通过行动将自己的感觉调和得很好,越去行动,他们越开心,越去行动,他们越是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们在行动中获得了喜悦,他们自然能够坚持下去,得到他们所要的。

所以,你行动的感觉源点—这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同样的行动,却得到截然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

自然法则不是唯心论,我们不是不要行动,只是坐在那里调和能量,那样大部分情况是行不通的。我们是不需要急着去行动,不需要去将自己搞得那么辛苦、那么累。我们要在调和好能量的基础上,以对的、稳定的感觉源点去行动。当你的能量调和得好了,当你的感觉对了,你会接收到要去行动的灵感。想到要跟随你的灵感去行动,你会越想越爽、越想越开心,你会爽到冒泡、爽到飞天,你会情不自禁想要去行动!!这个时候,你只要跟随自己的感觉,跟随自己的喜悦,去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情就行啦。如果你真的调和好能量,完全的跟随自己的感觉,你也无需“坚持”,因为你的感觉会告诉你什么时候继续,什么时候停下来。而只要你好好的享受过程的喜悦,不要因为行动过程中的得失成败而扰乱了自己的磁场和感觉,让自己充满热情、充满期待、充满喜悦,那么结果是自然而然的。

就让我们将行动当成开采喜悦的工具好了!行动,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行动,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爽、更喜悦!行动,是为了更好的调和能量!行动,是为了去收割我要的造物!!

好好的享受行动带给我们的喜悦吧!在得到你所追求的喜悦的同时,你也会得到你要的造物!o(∩_∩)o…哈哈

紫雨老师: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欢迎到底下留言讨论哦。

吸引定律基本概念:创造来自聚焦与放任之间的微妙平衡

创造来自聚焦与放任之间的微妙平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常常会抱怨这微妙平衡十分难拿捏。我这里贴上一张狂热者大厅的对话记录截图给大家看看就明白了。

继续阅读吸引定律基本概念:创造来自聚焦与放任之间的微妙平衡

吸引定律基本概念:感赏是什么?

下面是一篇关于感赏是什么的吸引定律基本概念:-

感赏是:认识到”没有什么比我感觉很好更重要”,而自主地把注意力焦点搜索并转移到能够让自己欣赏并且感觉很好的方面去。

如果眼前有值得你欣赏的人事物,你就欣赏;如果没有,你就有意识地转移到内心的某个集中点去,它可以是你听用过的一首歌,它可以是你人生最近发生的喜事,它也可以是未来你憧憬向往的日子。

继续阅读吸引定律基本概念:感赏是什么?

吸引定律基本概念:『同频共振』视频演示~音叉共振 (含有视频)

吸引定律说:同频共振,同质相吸。这个定律把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系的东西,在底层连系到一起。

我一直尝试用更简单的方式来讲解自然法则的概念给人听,所以最近都在想有没有音叉共振的视频可以帮助我讲解这一点,今天终于给我吸引回来了。

看了以下的视频演示你就明白,什么叫做『同频共振』了!

继续阅读吸引定律基本概念:『同频共振』视频演示~音叉共振 (含有视频)

吸引定律基本概念:你是否错过了来自心海的消息?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也就是说,原来的砝码越重,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5毛钱一分的晚报突然涨了50块钱,那么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本500万的房产也涨了50块,甚至500块,你都会觉得价钱根本没有变化.

我们对情绪导航系统的敏感度也是一样。当你已经习惯情绪低潮的时候,或者习惯于活在负面情绪的时候,很多来自心海的消息都会被你错过,因为你的情绪觉知变得迟钝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了自然法则·情绪导航的观念,却觉得说人生好像没多大变化。

当你的情绪觉知越来越敏锐,很多时候当你一升起某个念头想法,你就会马上觉察到对应的情绪,知道你自己在创造所要,还是创造不要。

于是人生从此没有意外,你开始联系得起来所想的和所感觉的和所发生的,原来是一体的……

吸引定律基本概念:宇宙里没有意外 2

1.创造是什么?

  • 创造就是带入经验。
  • 有意识地,选择性地,只把自己要的带入经验,叫作自主创造
  • 无意识地,把自己要的不要的都混杂在一起带入经验,叫作默许创造

继续阅读吸引定律基本概念:宇宙里没有意外 2

吸引定律精简问答:如何闭合频差?

下面这篇文章是用来解答如何闭合频差的吸引定律精简问答。

找到下一个感觉更好的想法,然后稳住它。

如何稳住它?玩味这个想法,延伸这个想法,从中汲取乐趣,直到熟悉。

进一步的,当这个想法熟悉得像呼吸一样的自然,疑幻疑真的时候,显化就仅剩一步之遥了。

吸引定律基本概念:两面·两念

下面这一篇文章是关于两面和两念的吸引定律基本概念解说:-

凡事都有两面:你要的那一面,和你不要的另一面。

凡想都有两念:让你越想越爽的那一念,和让你越想越不爽的另一念。

你会激活吸引哪一面,取决于你到底激活聚焦哪一念。

继续阅读吸引定律基本概念:两面·两念

吸引定律精简问答:为什么要学习自然法则学说?它对我的价值是什么?

这是一个吸引定律精简问答:为什么要学习自然法则学说?它对我的价值是什么?

得到所要,活得更好,成为顺心自主,心想事成的魔法师!